如果經濟可以轉型

如果經濟可以轉型,這裏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我們(或下一代)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經濟轉型」這名字早已在香港出現,董特首年代已提出「知識型經濟」,直至今天,香港只轉型為一個給有錢人的大賭場,而且越睹越旺場,成為全球暴發戶增長最快的地方。(也早成為全球已發展地區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方)

那麼一無所有的下一代怎麼樣?

我的上一代,他們大都經歷了中國近代的厄運,戰亂及文革的洗禮,大部分人,其人生只求安身立命,為求仔大女大,能滿足口腔,香燈有繼便成,上一代人對任何地方都沒有期望,只要不是中共管治便可以。

我這一代被稱為無根的一代,是因為上一代,也是因為英殖關係,大部分人視香港為一跳板,跳到有綠咭的地方去,或被灌輸為「過渡的城市、借來的地方」,今時今日,似乎大家都忘記了九七前的移民潮,忘記了當時的未世情懷,走得快,好世界,這才算香港醒目仔。
雖則如此,香港仍有另一批醒目仔,運用逆向思維,人棄我取,決定留下,誰知九七沒有發糧票肉票,反而樓股暴升,這批醒目仔自然發到盤滿缽滿。

從此香港經營成本高昂,獅山精神的發源地「工業」紛紛北移,抱著祖國廉價勞工及便宜土地的「人家賜與的優勢」,及香港「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朝種樹,晚“界”板」的精神,奉行「Hightech “high" 嘢、Lowtech 撈嘢」的策略,“盡 Cap”過後再「投資」金融房地產,齊齊創造香港神話。

若根據呂大樂的著作《四代香港人》,四五十後稱為香港第二代,四五十有一特質,就是營養好,精力充沛,能夠位居高位而無半點倦意,若又根據陳冠中懺悔之作《我這一代香港人》,香港第二代又有一種「過關」精神,從當年會令人跳樓身亡的會考到人生終極「四仔」方程方,都是過完一關又一關。

上述的一切,若用設計人的眼睛看,香港這片土地,從來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可言,熟識香港歷史的人應該明白,香港說有今天的「成就」,其實是多次的「死好命」,這裏有的是買辨文化,是“Sales 之城”,知識型經濟似乎作用不大,但如果經濟可以轉型,知識能與產業結合,產業自然多元化,年青人才會學以致用,社會才會人盡其才,設計業也會相應蓬勃,設計師自有發揮機會。

因此八九十後無出路,不是自身的問題,拿走英殖年代的「大右派」思維,不再說反智的「香港只是一個經濟城市」,忘記可能是下屆特首唐英年那番侮辱人家智慧的奮鬥論,記著政冶、經濟、教育、人生環環緊扣,反思欲灌輸入你腦中的意識形態,爭取自身的公民權利,告別犬儒。

(每一代都有對香港作出真正貢獻的人,上文無意「一竹篙打一船人」,請見諒)

Guest Post by Ka Hing

本篇發表於 政治與經濟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1 Responses to 如果經濟可以轉型

  1. guardian.co.uk 說道:

    Authorities has also awarded budget for toning up the checking sector so it can superior
    serve it’s clients and even create fresh Bank Job opportunities for the little brains who want to take up
    this banking sector as their vocation option. Beginning of 2001 brought by it horrors heretofore unimagined; the 1st attack with American dirt since
    the Conflict of 1812 left this country drawing in impact, then tempers, then motion – actions which, unfortunately, was stymied by simply willful not caring and apathy through those who hadn’t
    seen existence outside their own personal neighborhood.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