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政治討論?

昨天跟國内外朋友討論中國、香港政治,發覺要進行理性(下面再討論理性)討論並不容易。主要是大部分人對一些概念認識不夠,又或者是對事實認識不足。我在下面舉出我看到的一些常被混淆的概念,並做出解釋以幫助其他人進行討論。

政治、政治科學的分別:

政治(politics),一般人認爲它是一種只局限於政府、政客的小圈子行爲,與自己無關。凡是表達政治意見均非中立。政治家、政黨會從自己的立場去論述一件事情。一般而言,政治是為獲得權利而去做的活動。

政治科學(political science),對社會整體的一套系統性研究。相對於經濟學與社會學,政治科學集中研究制度、政策出現的原因與對社會的影響。其中又有份政治經濟學、政治哲學等等之分。政治科學涉及人類社會各範疇。當我們討論人權、政策、社會組織等問題時,我們其實是在政治科學的立場中討論,而在科學上,立場是有對錯之分。因此在政治科學的討論中並不是雙方的立場都是對等並需要同等的尊重它們。政治科學與所有人的生活都有關係,但上述意義上的政治卻不然。

主義與科學的分別:

主義(ideology or -ism),又可以叫做意識形態。起於18-19世紀政治哲學,以爲由相關理念(ideas)所組成的一套思想框架。資本主義的相關理念是自由市場、私有財產等、勞動分工、競爭優勢等;馬克思主義是價值由勞動所產生、歷史階級衝突宿命論、工人階級必然推翻壓迫者等。主義本身只是一種思想,假如一人接納一種主義,這種主義的所有相關思想就必須在同一時間無條件接受,否則他就不會是某某主義者(又或者會受到其他主義信奉者的指責)。因此對主義接受者而言,一種主義並不存在可証僞性(falsifiability),在某程度上主義會成爲主義接受者的人格、意識組成,成爲這人行動與思想的主導。一個主義所引出的立場並不能被另一主義所引出的立場所推翻。馬克思主義不能推翻資本主義,反之亦然,它們只能從自身角度評擊另一主義,但一主義立場的對錯視乎主義接受者的選擇。這種對錯並為客觀意義上的對錯。

科學(science),任何根據科學方法而做出的系統性論説都可以是科學。與主義不一樣的是,科學並不主觀下結論。它要求立論這根據證據作出定論。科學基本方法如下,1)作出假論,2)尋找證據推翻假論,3)假如假論不被證據所推翻,假論是對的可能性加大,4)衡量過可能性後,可以在假論的基礎上定下結論,5)沒有新證據推翻結論之前,結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接納,6)嘗試找出證據推翻結論,結論與不能被新證據所推翻,結論的力量越大,可以演變為定律。因此科學角度上的某某主義者所信奉的並非主義本身,他們所支持的是某某主義,作爲一套思想體系,的某一或大部分結論,因此科學家可以根據證據去選擇思想體系裏的某些理念並修正思想體系以減少錯誤。舉例説明,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一般不會說自己是資本主義者,而會說自己自由市場的有條件支持者。會做出這一結論的原因是證據與模型並不支持完全自由市場為最有效的經濟活動組織模式的這一結論。科學是可以有對錯的,只有有科學的對錯,人類社會才可以根據知識持續發展。

概念上的幾個誤區:

人是理性的(humans are rational),自由的人會趨利避害而做出最好、最有效的選擇。這觀點是資本主義(源自18世紀功利主義政治哲學)的觀點,並非科學的觀點。心理學的研究早已推翻這個觀點,身份、文化背景、朋輩壓力等都是能改變行爲的心理因素,利害在很多時候並非最主要因素。股票市場的大上大落,金融風暴(銀行假設某些大風險不存在)也是推翻人是理性這個假設的幾個證據。人的理性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在信息完美、零風險、心理因素完全沒有影響力的情況下,假設中的理性人(跟法律中的reasonable person不一樣)才會出現。

民主(democracy),因爲人的理性有很大局限,大多數人支持的決定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決定。在政治科學中,民主有各種,有選舉民主(electoral democracy),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之分。選舉民主是大多數人以選票作決定,而不管決定的影響。審議式民主則是在充分考慮影響、衡量利害、做公衆討論後才作出決定,並不假設大多數人的決定就一定是好、是對,故此審議式民主奉行「多數人決定,少數人權利」的原則,多數人的決定不能侵犯少數人的權利。舉例說明,假如社會大部分人決定把不同膚色的人隔離,這決定在審議式民主屬於違法行爲,因爲它違反公民的根本權利。說穿了沒有少數人權利的多數人民主只是暴民政治。民主並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萬靈丹,有時反而會使問題加劇。

歷史問題:

革命與改革。革命是人民改變社會衆多方法的其中一個手段,它本身沒有必然的對與錯。很多人不知道日本明治維新其實一場革命。當權者承諾進行改革也不是反對革命的原因,因爲沒有人能保證當權者會不會食言。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在坂本龍馬提出「船中八策」後就「大政奉還」,保證權力歸還天皇並改革幕府制度,最後還是出現武力倒幕。我們不可能以今天的眼光去批評武力倒幕是否必要,正等於我們也不能完全確定華盛頓革命後會否另開專制王朝。另外,英國的「光榮革命」是宗教戰爭、Cormwell革命、英國内戰的延續。「大憲章」(Magna Carta)之所以出現是跟強勢君主理查一世在外進行十字軍戰爭,約翰的一連串軍事失敗有關。

列根經濟奇跡:

不存在。新自由主義的奇跡沒有出現過。數據的顯示再清楚不過:

Via Krugman:

Via Krugman:

Via Krugman:

數據也明確顯示凱恩斯經濟學帶給了世界黃金三十年的經濟發展。今天的經濟危機正正是原教旨市場主義去監管化所引起的。

本篇發表於 社會心理, 科學知識, 經濟學, 政治與經濟, 月旦評, 歷史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3 Responses to 怎樣進行政治討論?

  1. 山中 說道:

    請隨便轉載。假如你經常轉載這裡的文章,留言便可,不用請求。

  2. 李炘 說道:

    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主義在大部份語境下都是意識形態,但存在誤區。文中引用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本質上是生產及交換的方式所建立的社會制度。例如在使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等詞彙的時候,很難說是意識形態,更指相關制度。因此個人認為主義不適合直接等同於意識形態,加上“也指由生產及交換方式產生的社會制度。”可能會比較好。另外,歷史階級衝突宿命論應該寫為“階級衝突理論”比較好,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核心是辯證唯物理論,和宿命論是矛盾的。還有,革命必須顛覆體制,沒有顛覆體制的是改良。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