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棟要重讀邏輯,同時要學會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繼續趕渾水,因爲在香港與華人圈子中,只有趕渾水、猛撞醬缸才能引起注意。

寫「有些香港人是鄉下佬」是因爲王偉雄文章所引起的爭論而來,但「鄉下佬」一文並沒有根據王偉雄的論點作任何評論,原因是王此文不論是在論點還是在邏輯上,都是非常的簡單,甚至可以説是平平無奇(「平平無奇」在此並非貶義詞,文章論證是否「新奇」需要根據立論而定)。他並沒有做出深入的分析,或提出奧妙的理論,他要說的就只有老生常談的一點:考慮問題時不要帶有偏見(再引伸就是「因偏見而得出的結論必然是一種謬論」)。這樣的論點可以引來爭論,我相信只有在瘋狂邊緣的香港才會出現。因爲此文的平平無奇,我寫評論的時候需要額外提出多元社會、人權、prejudice(中文說prejudice和bias都是「偏見」,但它們在英語中有不同的意義)、歧視與身份的概念,説明事情的本質,應用這些概念大肆鞭撻這種「鄉下佬心態」之餘順便普及一下知識。

所以當我看到張國棟撰文批評王偉雄(主要是根據這篇文章而發;王這幾篇文章都是建立在同一個立論上)的時候,我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他是不認同「考慮問題時不要帶有偏見」這麽簡單的論點嗎?再看細看文章内容,我更是看了幾遍也看不明白他到底想要説明什麽;他是認同王偉雄的立論還是不認同,我實在是看不出來。文章中充斥著大量含糊不清的概念與大學生也不應犯的邏輯錯誤,很難想象這樣的文章是出於一個哲學博士之手。

更過份的是,張國棟為他的含糊其詞作出這樣的藉口:「這次討論不是甚麼歷史偉大辯論,也無法令我在出版上獲得任何紀錄,我沒有任何動機花整天做出精細的分析。」看到這樣的説話我只能搖頭嘆息,並希望他的學生不要以他為榜樣。一個讀哲學的人(更不用說教哲學的)必須有追求事實真相的熱誠,這是哲學家的基本責任。如果覺得有些話不必要說,那他可以選擇不說,但說了就一定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任,要清楚説明對錯,不能含糊其詞。「無法令我在出版上獲得任何紀錄」不是一個藉口,很多經濟學家(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上每天寫的博客是不領稿費的)都有在他們的博客上提出精細的分析,並根據這些分析不停的辯論。這些辯論是會影響公眾對事實的認知和政策取向,公衆接受了錯誤的分析就會引發社會同流,作出後果堪虞的社會決定。如果連這點責任感都沒有,這人並沒有資格在公衆空間發表言論,不想或不能提出有力的論據以支持自己的論點的話,就請閉上尊嘴。

既然張國棟不想分析,我就越俎代庖分析一下他的文章。第一和第二段除了「身居美國加州的王偉雄教授撰文批評香港某些人出現對大陸人的偏見,認為有人在煽動,引起巨大迴響」這句外,其餘都可以刪掉,因爲它們跟王偉雄文章與其觀點並沒有半點關係,在浪費讀者的時間。這一句其實也沒有什麽意義,它只是交待作者撰文的背景,所以可以留下。

同樣道理,第三段也是全刪,唯獨留下「王教授及其友好以一種沾沾自喜的姿態、帶著不屑和譏諷地看待人們的反應。王教授彷彿以為,基於邏輯和文章論證,有很多相關題目他都可以大條道理地拒絕理會,但我認為,他拒絕談那些才是令人不滿的深層原因」這句,因爲作者開始要表達他對王偉雄文章的看法。很可笑的是,堂堂哲學博士用這麽長的篇幅也說不出一個值得討論的觀點,一提觀點就犯上一大堆邏輯謬誤。

「沾沾自喜的姿態、帶著不屑和譏諷地看待人們的反應」就是一個「針對人的謬論」,王偉雄是不是「沾沾自喜」跟他所提出的論述沒有半點關係。再者,如果他的論述成立,他「沾沾自喜」並沒有任何問題。「彷彿以為,基於邏輯和文章論證有很多相關題目他都…拒絕理會…令人不滿的深層原因」又是跟論述毫無關係。如果所謂的「相關題目」都是立論所需要論及和説明的,王偉雄沒有提及這些問題就是說他的論點並不足以支持他的立論,張國棟只要提出論述説明題目的相關性就可以反駁王偉雄,但他沒有提出任何反駁,只是在強調王偉雄的「論調」讓人不滿 ,就是犯了「訴諸情緒謬誤」(或者是「訴諸接受度」)。一些人的不滿或不接受並不代表一個論述是錯誤的,它只代表只是這些人不喜歡這個論述。這些都是邏輯學的第一課就會學到的,一個教哲學的可以犯下這種謬誤實在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第四段是一大段的「稻草人謬論」(又或者是「紅鯡魚謬論」,兩者有相似之處;前者是提出原論者沒有說過的話,把它當成是原論者的論述並進行攻擊,後者則是指轉移視線)。前已言之,王偉雄的立論是簡單得不可再簡單,就是「考慮問題時不要帶有偏見」。張國棟對此隻字不提,反而左右言他,反映出他是不敢跟這個立論正面交鋒,也不敢正確的反映對手的實際立場,對王偉雄沒有基本的尊重。

第五段張國棟想指出王偉雄自己也有「確認偏見 」(confirmation bias):「他原本的意圖是帶有正義感和社會承擔來寫這文章,後又說要嚴謹處理這偏見現象,但他卻同時聲言不理會自己對相關社會現象的認識是否片面,甚至不理會自己會否也有偏見。」這句話也是非常可笑,而且充滿陷阱,在邏輯上這叫做「複雜問題謬論」。張國棟所提出的其實是跟問人「你有沒有停止打老婆?」一樣的陰險,你回答有就代表你曾經打老婆,你回答沒有就代表你現在還在打老婆:不管怎樣回答都是死路一條。

如果王偉雄說自己也有「確認偏見 」,那他就是承認論述有偏見成分存在,不足採信;如果他說沒有,他就會給人一種高高在上,不可能犯錯的感覺,這又會給人說他以爲自己是上帝的同時(只有「全能的上帝」才可以不犯錯),也會顯示他本身就有「確認偏見 」 ,認爲自己的意見必然是對。回應張國棟的最好方法是指出他提出的全是謬論,並説明邏輯論證的正確方法是結論與證據(張國棟說的「資料」)要成比例,簡單的結論只需要簡單的證據所支持。「考慮問題時不要帶有偏見」是一個很簡單的結論,而且它是邏輯的「公理」,要使用邏輯就必須接受這個結論,跟十進制中1+1=2一樣;不論王偉雄看多少資料都不會改變「因偏見而得出的結論必然是一種謬論」這一結論。

文章最後兩段其實在重覆以上的謬論,但張國棟在文末又提出「我也同意不應以偏蓋全(有誰會不同意?),但我認為作者與其取笑他們又讀錯了…不如多走一步,看看他們會否有一些關注是值得留意的…嘗試在意見不合人士之中增進溝通和諒解的態度,才比較像是一個有誠意呼籲社會減少偏見的人會採取的態度」,既然已經認同王偉雄沒錯,那就說明他之前的批評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或毫無道理的。既然立論成立,就説明它論據充足,如不充足,批評者就有責任指出來,「其他人們也關心或更關心的相關課題」就是「其他課題」,與現在的課題無關。要把它們扯在一起談,就是一個「紅鯡魚謬論」,提出這種謬論的人是想轉移視線。

張國棟也沒有説明什麽是「其他人們也關心或更關心的相關課題」,那我們就算想也不可能對它們進行討論。我猜測,這些課題不外乎是「大陸遊客過多」或「想要減少大陸遊客」,而王偉雄不是經濟學家「沒能力治你的傷、止你的痛,對解決香港政治民生的種種問題,亦幫不了甚麼忙」,我亦不妨代他回答。要減少大陸遊客很簡單,提高港元兌人民幣匯率就可以,因爲旅遊是出口的一種。回答了這些「相關課題」,張國棟與一眾批評者是否可以出來承認錯誤?王偉雄對張國棟文章「感到失望」,我也順便更正他,對這種文章的正確評價應是:「邏輯不及格」、「作者應重讀邏輯基本課」、「邏輯嚴重犯駁,懷疑作者有否教授哲學的資格」。讀者可以根據張國棟所提出謬論的可笑程度,自行選擇適當評價。

本篇發表於 社會心理, 科學知識, 傳媒水平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14 Responses to 張國棟要重讀邏輯,同時要學會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1. bill 說道:

    這火越燒越旺,華山論劍,睇戯一様,過癊!

    • 山中 說道:

      坦白說還沒到論劍的地步。我認爲現在的問題是這樣,當一些有象棋大師銜頭的人在賽事中開出飛象過河這一步,想不被人取消資格是一件難事。

  2. William Lam 說道:

    其實張博士提出"本來面對很多眼見的大陸人劣行,已經厭煩透"這個陣述, 我倒反而想到另一些事…..
    1. 某些人所謂"眼見大陸人劣行", 究竟是親眼所見, 還是在網上聽見? 網上所謂"有圖/片有真相", 真是所有真相? 或者他們認為互聯網上或今天新聞上的東西"真的假不了"?
    2. 有些所謂"大陸人劣行"(例如奶粉水貨問題), 錯是否真的由他們而起? 還是那些以港為基地, 活躍中港兩地已超過20年的水貨集團? 另別忘記, 這些水貨集團的核心成員(以及部分水貨客), 其實很多都是香港人……又例如所謂大陸人炒貴樓的問題, 我又想: 大陸人炒樓是錯, 那香港人炒樓(別忘記炒家其實仍是以港人為主)究竟是對還是錯?

    • 山中 說道:

      William,
      見到謬論時千萬不要跟隨謬論的邏輯進行反駁。「眼見的大陸人劣行」的大陸人一詞可刪,因爲問題是劣行,而不是人的身份。

      • William Lam 說道:

        感謝指點. 「眼見的大陸人劣行」也只是引述, 而不是本人之意……

        不過如果順著謬誤的邏輯都能指出其問題所在, 似乎也是指出此一謬誤的"謬誤之處"其中一個方法吧……

  3. W. Wong 說道:

    雖然山中兄這篇言重了,但也講了一些我想講而沒講的說話,謝謝。「平平無奇」四字,恰切不過,也間接說明了這場爭論的癥結所在。

  4. Anonymous 說道:

    Daniel KT Cheung @ FB

    • 山中 說道:

      張博士唯一反駁就是「他受到譏笑」…下一步可能是向老師告我。

      • Bill 說道:

        我去了張教授的臉書看了(很粗畧地)幾眼,看到兩位教授進一步的交談,發覺張教授對山中沒有冠以教授的稱謂也有微言,視為地位的眨斥,單看這一點,真的感到奇怪。王教授後來也指出,其實山中對王教授同樣沒有冠以教授的稱謂。這一點也不是我要提出來講的。我要提出的是,為何要對稱謂介懷?因為被人直呼其名就把評論視為「近乎小學雞李天命式的批評」,這算是哲人相輕?李天命是小學雞?山中是小學雞?因為用了「近乎」,所以山中尚未達到小學雞的程度?作為一個在美國大學教學的學者,能否彰顯一些學養出來呢?酸到胃潰瘍。

        王教授那三篇文寫得温和平實,卻惹來不合比例的論爭,大多涉及主觀的個人看法,殫精竭慮,何苦來哉!又在重演陳玉峰、林慧思式的爭吵?這兩位女士反而比較容易討論,因為除了政治立場,還有法理依據。法理依據有上訴案例作後盾,隨喜的成份較少,有能力又肯加入討論的人相對會少,胡謅的人不會留言。

        山中這篇批判確實抵死,當然把他説成近乎小學雞李天命式的批評是貶斥多於不屑回應。張教授以邏輯來評論王教授的文章,山中以其人之道出來揚名立萬,是他的選擇,但起碼是用同類的語言,而不是在罵粗。不想花時間回應當然可以理解,沒完沒了的論爭始終有完結的時候,用這種理由就顯得小器不堪。我也是有論爭經驗的人,我也有自己的準則去判別是否值得花那種時間及花多少,我一貫都強調,當看法並無絕對對錯的時候,就應尊重各抒己見的自由。山中這次兵行這一著十分成功,就是揚名。他付出的時間對張教授文章的批評,使人刮目相看,估量山中是不是甚麽教授。以前沒有看過他的文章的人,從此也會多看,正中他下懷。

        教授啊教授!人啊人!不要單看名頭,就沾沾自喜。討論講內涵而不講名銜,否則流於謬誤。標少自知是淺陋的微塵,所以不會用甚麽銜頭去唬嚇別人。不過,坦白講我確實只是個在後花園掃樹葉的灌園叟,沒有叫出來使人肅然起敬,俯首竦立的名頭,否則我也不排除可能會用一下。

  5. 引用通告: 記錄近日一場小爭論:〈評王偉雄教授〈由陸客的劣行說起〉一文引起的爭論〉 | 張國棟哲學博客

  6. 引用通告: 記錄近日一場與王偉雄教授有關的小爭論 | 張國棟哲學博客

  7. Kimmon 說道:

    張一文連基本的立場表明也做不到, 反而說了一堆廢話。
    若同意就取出文章的論點說明, 再加自己的論據支持;
    若不, 就取出文章的論點, 提出論據反駁。
    這是現時香港通識科中學生要識的事。
    每當我聽到自己能力亦有問題的人也去教書, 我就流一把冷汗。

    當時王教授不時評論香港時事丶李天命, 惹來一堆爭吵, 很煩擾。

    話說幾年前有看張的文章, 當時也不覺得他如此惡劣,
    不知是否幻覺。

    • 山中 說道:

      我不知他是否讀哲學出身,以我所知他是跟神學有關的,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神學完全算不上是哪門子的學問。你可以自行做出適當的評價。如果你認爲他批評王偉雄這篇惡劣,你還沒看他如何回應我的批評。

回覆給bill 取消回覆